自动化安全工具平台 - 架构笔记 Thursday. December 24, 2020 - 2 mins
0x01. 简介 这篇笔记是这几年我在写自动化安全工具平台过程中,在架构方面的一些想法、思考、尝试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为什么我要写自动化安全工具平台? 平台 1.0 版本架构介绍、所遇到的问题 平台 2.0 版本架构介绍、如何解决 1.0 版本所遇到的问题 未来的一些想法和计划 内容总结
原文链接 自动化安全工具平台 - 架构笔记
欢迎关注
0x02. Why 在安全测试和挖洞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许多的安全工具,个人在使用时,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
工具的命令行交互方式用户体验不佳,结果查看和筛选不方便 随着工具使用数量增多,需要记住更多的命令和参数,如何有效的打通各工具也成为一个问题 手工操作存在重复劳动,如对于每一个根域名,都要进行子域名收集、IP 解析、端口扫描等操作 结果持久化存储和管理问题,比如我想查询某个域名有哪些子域名、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解析到哪些 IP、开放了哪些端口,如果没有资产管理平台,很难实现这些功能 工具开发语言、风格多样化,优化和定制修改成本较高 运行速度,对于大量目标,单机运行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工具间缺少公共功能和模块,如定时任务、结果通知 … 因为以上列出和没列出的种种原因,我决定写一个自用的安全工具平台,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提供人性化的 web 管理界面,即能选择的,尽可能不输入,鼠标点击一下能完成的,尽可能不点两下 将常用工具封装成任务模块,通过参数配置来控制任务执行,实现底层细节屏蔽,简化操作 实行任务模块间的打通,即某个任务的结果可以作为其他任务的输入 支持资产管理、任务运行和结果查看等功能 分布式,可通过机器扩容来提高扫描速率 支持定时模块,实现任务的自动化周期运行 … 为了能够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架构来支撑,来看一下平台的 1.0 架构
0x03. 1.0 版本架构 1.0 版本的架构图如下:
使用到的技术栈和组件信息:
前端:Vue,使用基于 Element UI 的开源管理后台模版 后端:Python 3.6,API 使用 Django REST framework 反向代理:Nginx 数据库:PostgreSQL 缓存:Redis Message Broker:RabbitMQ 分布式任务框架:Celery 定时任务:Celery beat 任务监控:Flower 服务部署:Docker + Docker Compose + SSH 对于写过分布式工具的师父来说,整体架构应该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接着来一起了解一下我是如何选择技术框架和组件的
首先最基础的是开发语言,它决定了后续用到的框架和组件生态。当时用的比较多的开发语言是 Java,但对于写自用的工具而言,Java 在开发效率和成本上都比较 “重” ,因为有很多优秀的开源工具是用 Python 写的,所以最终就选择了它 第二点是前后端框架选型。后端框架上,因为 Django 进行了很多高阶封装,相比轻量级的 Flask 而言,开发速度上会更快。前端框架上,个人认为前后端分离更易于维护,开发效率更高,因此我没有选择 Django 的 templates,也因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基于 Vue 的 Element-UI 组件库,试用后觉得这真是像我这种不擅长前端人的福音,之后通过慢慢的学习,也感受到了 Vue 的简洁和强大 第三点是数据库,当时之所以选择了 PostgreSQL,原因有两个,一是想接触一下没有使用过的东西。二是被官网的介绍 -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open source database 所吸引。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了某些 model 字段需要使用到 JSON 类型,当时 Django 2.x 版本只有 Postgresql 支持。不过在 Django 3.1 版本,主流数据库也都支持了 JSONField,因为是 ORM,只要不是使用到了某个数据库特有的 feature,理论上是可以切换的 第四点是分布式组件,任务调度框架选择了历史悠久、使用广泛、功能全面的 Celery,任务停止、定时任务、任务监控、任务优先级,该有的一应俱全,不过也正因为它悠久的历史,也导致它代码量过于庞大、配置较为复杂,很多 bug 一两年都没有解决,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导致最终放弃了它,这部分原因后面会具体解释。还有就是 message broker,之前看过一些 RabbitMQ 的文章,稳定、使用广泛,所以就决定是它了 最后一点是服务部署,这几年容器化是一个趋势,因此我将平台上所有的服务都基于 docker / docker compose 搭建,容器化能够保证开发和线上环境的一致性,提升服务部署和扩容速度 了解完技术选型的过程,再来一起看看 1.0 版本在实现和使用过程中,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点是稳定性,安全工具中很多任务都是网络 IO 型,为了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在运行 Celery worker 时是以 Gevent 协程方式启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时常出现 BrokenPipeError 错误后 worker 卡死,不再消费队列任务的情况,只能通过重启解决。根据 Github issues 的记录这个问题在 17 年有人报告过,但直到我写这篇笔记时,该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自己也曾尝试通过阅读源码定位原因,但因为 Celery 代码量较大,最后也放弃了 第二点是可用性,说到这点,就得提一下 19 年 8 月我发过的一条微博,大致内容是,凌晨收到 VPS 厂商的一封邮件,提示我的一台服务器所在物理机故障,需要重启。早上起来一看,运行任务全部失败,查了下原因,发现那台半夜重启的服务器上运行着 RabbitMQ 服务。然后就在一个月后,我在尝试增加 worker 节点数量,因为没有数据库连接池,高并发导致 worker 频繁的与 db 建立连接,使机器 CPU 飙升到 100%。从这两件事情,我开始思考现在架构在可用性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存在单点故障、是否能够支撑水平无限扩展 第三点是灵活性和用户体验,实现自动化离不开定时模块,但 1.0 版本的定时任务,无法支持动态创建和修改,需要重启后生效,因此灵活性上需要优化。此外,部分功能前端界面设计的不够友好,管理后台模版功能不够强大,也无法满足极致人性化的要求 第四点是服务部署和扩容,部分服务仍依赖手工操作。对于自动化部分,配置没有与代码分离开,配置方面也比较复杂,服务上线效率不高 第五点是代码维护成本,因为 1.0 版本是在边学习边实现的过程中完成的,存在着模块间代码高度耦合、重复代码多等问题,导致代码修改和新功能实现上都较困难。 … 为了解决上述 1.0 版本所面临的问题,实现稳定、高可用、高度自动化的目标,我走上了 2.0 版本的重构和改造之路
0x04. 2.0 版本架构 2.0 版本的架构图如下
使用到的技术栈和组件信息,这里仅列出与 1.0 版本不同的地方
前端:使用更为强大的管理后台模板 https://github.com/PanJiaChen/vue-admin-template 数据库:PostgreSQL Cluster 数据库连接池:PgBouncer Message Broker:RabbitMQ Cluster 消息监控:RabbitMQ Management Plugin 分布式任务框架:Dramatiq 定时任务:APScheduler 相比 1.0,新版本改进和优化的地方主要有:
RabbitMQ 由单节点变为 Cluster 模式,通过 Queue Mirroring 来保证高可用,即某个队列里的消息会在多个节点进行镜像 (mirrored),即使某个节点异常宕机,消息也不会丢失 数据库 Postgresql 由单节点变为 Cluster 模式,通过读写分离,增加 slave 节点来支撑 worker 的水平扩展,保证 DB 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使用 PgBouncer 作为数据库连接池,来避免频繁建立、关闭数据库连接,降低机器负载,提升稳定性 任务调度框架由 Celery 替换为 Dramatiq,该框架的优点是运行非常稳定、代码结构清晰,但功能上要相比 Celery 少,不过可以通过实现自定义 middleware 来进行扩展 基于 APScheduler 和 Dramatiq 实现定时任务功能,支持动态添加和修改定时任务 创建新项目,用于服务的自动化部署,提供修改配置文件的方式,来进行上线和扩容,提高部署效率 项目重构,将各个任务模块的代码分离,封装公共 utils 函数,提升可维护性 … 除了以上的点外,还有一个关于多任务同时运行,资源分配和抢占的问题,想和大家聊一下
前面提到,任务会通过定时模块周期性的运行,即队列中时时刻刻都有任务在运行或等待运行。假如某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新漏洞,POC 已写好,扫描任务也已创建,但此时资源都已经被其他已运行的任务占用,只能等待其他任务完成或手动停止释放资源。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机制能够让新任务具备抢占其他正在运行任务的资源的能力,那么如何实现呢?以下是我的思路和做法:
队列里的消息/任务需要有优先级之分,即当有空闲资源时,高优先级的任务会优先执行,RabbitMQ 的 Priority Queue 能够很好的支持这一点 尽量避免一个任务的执行时间过长,即将一个大任务拆分成多个小任务,如每个小任务能够在几分钟内执行完成,这样可以缩短新建高优先级任务等待资源释放的时间 控制并发执行任务数,假设要扫描几十万 IP 的全端口,我会把它拆分成数量更多的子任务,因为我的机器资源有限,我不会将所有子任务都一次性发送到队列中去,而是会先启动一个端口扫描的主任务,在主任务中来控制子任务的发送。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控制子任务的并发执行数、动态调整优先级、停止任务等功能,还可以动态分配资源,让多个不同优先级的任务能同时运行 说了这么多,那么实际效果怎么样呢?以下是 2.0 架构今年的一些使用情况
未遇到因框架或组件问题导致的服务中断 最长稳定运行时间 180 天 +,也即我有半年时间没有添加新功能,每天按照配置的定时任务稳定运行的最长记录 顶峰集群规模:共 84 台服务器,其中 80 台 worker 机器,其余 4 台机器混部 DB、RabbitMQ、Redis 等服务,这个大概跑了两周时间 0x05. 想法和计划 虽然 2.0 版本优化和解决了 1.0 版本中的很多问题,但它仍然有很多不足和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数据库使用集群模式后,存在多个节点,目前 worker 端连接时,是随机选择其一,一旦某个节点宕机,就会导致部分请求失败,再加上数据库配置是通过 docker env-file 传入,无法实现动态摘除节点,需要重新部署。另外,随机选择也带了另一个问题,不同节点之间的负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因此,为了能够让平台更加稳定,实现高度自动化目标,还需要对架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下是目前的一些 ToDo,因为只是初步的想法,有可能不一定会实际去实现,大家可以简单参考一下:
基于如 ZooKeeper 或 etcd 实现统一分布式配置中心,解决数据库、RabbitMQ 等配置的动态更新问题 基于如 HAProxy 实现 TCP 代理,解决数据库、RabbitMQ 等服务高可用和负载均衡问题 继续完善和提高服务自动化部署程度,例如自动化扩容数据库 Slaver 节点、RabbitMQ 节点等 完善服务监控和报警功能,如接入 Sentry 等 … 0x06. 总结 这篇笔记介绍了我在写自动化安全工具平台过程中,在构架方面的一些个人思考和总结,文字比较多,感谢大家耐心看完,希望能够给同样在写自动化工具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另外,因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文中可能会有描述错误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各位指正和交流。
最后是下篇笔记的预告时间,我会介绍平台上的一些功能和自己的想法,感兴趣的老板可以关注一下
0x07. 参考 Django REST framework https://www.django-rest-framework.org/ Dramatiq: background tasks https://dramatiq.io/ Clustering Guide — RabbitMQ https://www.rabbitmq.com/clustering.html Priority Queue Support — RabbitMQ https://www.rabbitmq.com/priority.html PostgreSQL High Availability, Load Balancing, and Replication https://www.postgresql.org/docs/11/high-availability.html PgBouncer - lightweight connection pooler for PostgreSQL https://www.pgbouncer.org/ Celery https://docs.celeryproject.org/en/stable/getting-started/introduction.html Vue.js https://vuejs.org/ Element - A Desktop UI Toolkit for Web https://element.eleme.i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